許慶友,男,195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二級教授、主任醫師,河北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內科學教研室教師。河北省模范教師、高等院校中醫藥教學名師、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中醫局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政治立場堅定,愛黨愛國。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在工作中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國外學習及研究期間,按時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完成學業后按時回國。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導向引導,結合在國外的生活經歷講述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結合新冠疫情講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講述中醫藥的抗疫作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從事中醫藥教學、臨床、科研40余年,擔任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論教學及臨床帶教工作,認真準備每一節課,注重學生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擔任內科學教研室主任期間,注重教學內涵建設,長期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研室擔任的《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在國家執業醫師考試中一直名列前茅,指導的年青教師獲得全國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在科研工作中注重中醫理論的傳承與創新,系統總結名老中醫趙玉庸教授的學術經驗,開展臨床及實驗研究,《慢性腎臟病“腎絡瘀阻”學術思想及應用研究》獲得2017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揮探索精神,注重原創,帶領腎臟纖維化機制科研團隊在單側腎臟損傷誘導慢性腎衰竭的機制研究上做出較為突出的成績,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了系列論文,連續獲得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項省部級項目資助。主編參編學術專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
關心學生,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關心學生生活,幫助解決學習、科研及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幫助解決學生出國學習因疫情導致的高額航空旅費和隔離觀察費,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并正確引導,一名研究生因各種因素一度情緒不穩定,和這個同學深入談心,安排大家進行幫助,很快恢復正常,按期畢業,積極報名援藏,目前在西藏阿里地區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援疆醫務工作者。曾3次在日本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留學,利用這一條件,幫助5名學生到日本攻讀博士學位,開闊眼界,走向更好的平臺,掌握先進科學知識,利用開會及訪友機會到國外看望學生,介紹學校和家鄉的情況,對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也與日本的指導教師進行溝通,目前已經畢業的4名同學均學成歸國,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干;到美國學習的2名教師和博士研究生也順利完成研究課題,回到國內。一直工作在科研教學一線,除了因工作外出,基本上每天都在實驗室,與學生在一起時間最多的導師,隨時討論、隨時指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張會珍,女,1962年1月生人,針灸推拿學院教師,原針推學院副院長,教授,農工黨黨員。
三十七載辛勤耕耘,三尺講臺默默奉獻。張會珍老師從教37年來,憑著對黨教育事業的忠誠、對中醫事業的執著、對青年教師的無私幫助、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受到同事的好評、學生的歡迎。先后榮獲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教育系統優秀志愿者、石家莊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和校級師德標兵等稱號。
張會珍老師注重自身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熱心公益,甘于奉獻,堅持踐行“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要求。她努力鉆研業務,有較強的教學、臨床、科研能力。作為老教師,仍堅守教學第一線,積極承擔教學任務,主講《針灸學》等3門必修課和《燕趙針灸名家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等2門選修課程。每次授課前,堅持認真備課,做到精益求精,她制作的教學課件成為年輕教師追捧的樣板,在針推學院教學實踐中廣為應用。重視教育教學研究,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注重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教學為主線,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針對中醫針灸學科特點,強化對學生中醫辨證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教書育人,堅持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她言傳身教,傳幫帶新,重視對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精神和工作能力的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在國家及學校教學比賽中屢獲佳績,對針灸推拿學科近年來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重視教材建設,參編本�?坪脱芯可巹澖滩�7部。她關心學生成長,在學習上做學生的良師,在生活中做學生的益友,經常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問題。她拖骨折之身堅持上課,為遇感情挫折學生疏導情緒并挽救生命,為在校學生救治病痛,許多學生被她感動。長期參與學生社團活動,指導學生在全國針推技能競賽中喜獲佳績。重視在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親自指導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多項。她長期開展科學研究,先后主持或主研各級科研課題21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學術論文52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30篇,CSCD核心庫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29篇;主編和參編學術著作28部。她熱心公益事業,以醫學專長投身志愿服務數十年,為貧困人群捐款捐物,多次深入社區、農村進行義診、健康扶貧、宣講中醫藥文化;對基層醫生義務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等志愿服務活動;帶領學生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用所學知識服務百姓,解除百姓病痛,在身體力行服務社會中教育和感染學生對“醫者仁心”的感悟。作為學校本科教學督導組副組長和研究生學院教學督導專家,她嚴格按照教學督導章程履行職責,督、導并行,以導為重,并及時將聽課情況反饋給任課教師,面對面溝通并做出指導,將督和導落到實處,努力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張會珍老師經常說,只要大家能夠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具備“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她是這么說的,也一直在努力踐行,37年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動搖她當好一名好老師、好醫學專業老師、好中醫專業老師的人生追求。
司秋菊,女,196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研室主任、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學校本科教學督導組組長。她本人是河北省師德標兵、河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優秀教師,所在教研室為校級先進集體,負責的支部先后獲河北中醫學院標桿黨支部、河北省高校首批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等榮譽稱號,是校級“課程思政優質課程”負責人,2019年獲得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崇德尚學,注重政治引領。司秋菊老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發揮了“雙帶頭人”的“頭雁效應”。注重教師師德師風養成教育,帶領教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貫穿到系列教研活動中,建立了橘杏化紅教學團隊,形成了課程思政建設思路,《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獲評校級課程思政優質課程。
創新開展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五個1”模式實踐,并作為黨員教育工作典型案例。在學校范圍內為教師黨支部書記講黨課;組織臨床專家團到正定縣塔元莊村開展義診活動,石家莊民生關注欄目和燕趙晚報分別進行了報道。為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親自設計電子版宣傳冊,制作宣傳欄,傳播正能量。
嚴管厚愛,激勵學生前行。司秋菊老師自覺遵守《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傳承師道,筑魂育人。以愛心、耐心去溫暖學生;以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化學生。將德育教育融入專業課中,教導學生明事理、知感恩,勇擔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功效,所講課程深受學生歡迎,被評為教學質量優秀教師。
為穩定學生專業思想,她一點一滴的滲透,充分闡釋中醫、中西醫結合優勢,使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完成知識傳授向價值塑造的轉化。聯合黨支部舉辦座談會,對學生在實習、考研、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發揮了青年引路人的作用。學生給她發信息寫道:“老師總是在我們迷茫時給我們指引方向。”
指導多名本科生開展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榮獲“挑戰杯”河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兩名學生因此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學生給司老師留言:“大創對我們來說不僅是考研加分,而是終生受益”。
履職盡責,強化使命擔當。司秋菊老師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課堂。她還不斷學習教育信息技術,經常為尋找一個圖片或學習一個軟件工作到深夜,仍樂此不疲。在她的不斷努力下,完成了省級精品課程《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網站建設,推進該課程成功獲評省級一流課程。
司老師在安寧療護領域大膽探索,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創新性提出了“三位一體”安寧療護教育模式。她始終保持對工作的激情、熱情和堅守。不斷學習,孜孜以求,已經成為司老師生活的主旋律。
把責任擔在肩上,把質量裝在心中。疫情期間,司秋菊老師憑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第一時間組織督導專家建立了“在線教學咨詢交流平臺”,為教師掌握在線教學技術提供咨詢。她帶領教學督導組手把手指導青年教師授課,通過每月一期的督導簡報反饋教學問題,為學校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方新文,女,1967年出生,社會科學教學部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199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兩個關乎醫學生精神成長的重要領域已深耕30年。2019年被評為河北中醫學院教學名師、河北省師德標兵。2020年入選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真誠追問精神培育真諦。自持教育學專業背景進入教師隊伍,個人目標無條件服從事關國家未來、個體人生的教育使命,在時代變遷中始終依對黨的忠誠態度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堅持以自身品質的不斷超越保證教育品質的持續提升。深刻理解黨的理論、方針與政策,用最貼近心靈的方式引導青年學生政治成長、品德完善,助推學生的職業人格養成。并以《教師的“舊邦新命”》、《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與莊重人生》等專題與全校師生一同感受思想的魅力,為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干部培養以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付出努力。
潛心追求教師之美。情愿為打造受學生歡迎、讓學生受益的好課付出任何努力,每堂課都是一次心靈之旅,把從教的30個年頭著實打造成一段為教育而生存而非靠教育活著的人生經歷。為突破制約教學水平的重大瓶頸,在所謂不惑之年選擇攻讀博士學位,在苦讀、思考中積蓄專業功底,不斷攀升教育的層次。當學校硬件設施不夠高大上讓遠道而來求學的年輕人深感失望時,她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毅然丟掉棄學的念頭,實實在在充當了一把留住學生的“軟實力”。學生因真誠與其接近,因思想與其共鳴,因成長與其同樂。從本科生到博士生,每次最后一堂課學生都會有意猶未盡之感,因為她一直用心、用情詮釋思想和意義。
致力構建專家型教師的豐滿形象。跳出課堂觀察教育現狀、捕捉和研究問題已然成為一種職業習慣,在專著、論文中表達對教育的建設性構思,履行教師在課堂之外的分內職責,并有效反哺教學,形成教學、科研相互助益的良性互動,身體力行地影響身邊年輕教師的成長。
簡而言之,以30年勤耕不輟成就全校師生心目中有政治信仰、有思想內涵、忠愛教育事業的生動形象。
馬志紅,女,漢族,1969年10月出生,河北新河人。醫學博士、教授,現任基礎醫學院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研室主任,九三學社河北中醫學院支社主委,河北省模范教師,河北省師德標兵。從教二十多年來,她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中醫藥教育事業,無數學生在她的言傳身教中健康成長。
關愛學生,教書育人。她堅信“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個好老師凡事要從學生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嚴格其學業,關心其成長。她經常給學生們說的話是“我們學醫的人,面對的是生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只有學好了本事,才能治病救人”。在學業上她會對學生嚴要求、高標準進行管理。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人發展上,她會關注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2020年4月16日學校微信公眾號登載了馬志紅老師抗擊疫情的事跡文章,評論區有多位學生表達了對馬老師的肯定和喜愛。
愛崗敬業,改革創新。從教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在教學一線,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鉆研教學藝術,積累了豐富的授課經驗和良好的授課效果。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率先開展線上課程建設和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能力。為了讓優質課程資源能夠造福更多學員,2020年12月末在中國大學MOOC和學銀在線等平臺開設了慕課,累計學員近4千人。被超星公司認定的示范教學包,已被113個單位140位教師引用達179次。
嚴謹治學,努力鉆研。多年來她緊緊圍繞代謝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中醫藥干預措施,潛心開展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取得豐碩成果。主持完成了省、廳級多項課題,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近40篇,獲得省級科技獎勵3項。她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積極吸納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1項,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提升了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和動力。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作為一名九三社員,她高舉“愛國、民主、科學”旗幟,堅定地跟黨走,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利用專業特長為民眾普及科學知識,以自己的言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學生是這樣評價馬老師的,“在我心中,一個優秀的老師給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示范做人的行動,您以您的摯樸、真誠,感染著我和身邊的一大批同學。”
用愛心澆灌學生心靈,用學識武裝學生頭腦,這應該就是馬志紅老師多年來將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的真實寫照!
嚴玉平,女,1969年11月出生,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教授,碩士導師,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一流建設專業負責人,河北省優秀教學團隊責任人,河北省精品課程負責人。
政治堅定,立德樹人。作為九三社員,她政治意識強,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治理論知識,遵紀守法,注重自身品德修養,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政治活動,曾獲九三學社石家莊市委社務工作先進個人、參政議政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作為高校教師,她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戒條鞭策自己,愛崗敬業,勤勤懇懇。對待學生,關愛有加,年輕時視若摯友,年長時待生如子,不僅引導、啟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獲取知識寶藏,還注重學生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深受學生們的贊揚和愛戴,曾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醫科大學優秀教師、河北醫科大學第三屆十佳青年等鼓勵。
嘔心瀝血,不忘初心。做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是她兒時的理想,從中學到大學,在知識積累的同時,也受到每一位老師的熏陶和鼓勵,更加堅定了她的初心。從蘭州大學畢業后如愿進入高校開啟教師職業生涯,至今已32年有余。她用勞作的汗水默默耕耘,夯實著自己的專業基礎,同時開展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研究,緊跟時代腳步和學科前沿,努力做到不掉隊、不僵化,獲得河北省本科院校“教學名師”稱號,夙愿得償。
多年來,她始終保持緊張的學習和工作狀態,一日廢怠,即難安眠。她曾因過度勞累暈倒在講臺上,曾因20余天夜以繼日地工作導致胃出血1000余毫升而急診入院,住院治療8日后堅持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一個半月后又精神抖擻地帶著學生上山實習,直言輕傷不下火線,為青年教師作出了表率。繁重的教學任務消耗了她的體力,但卻鑄就了她更加堅強的信念——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至今她仍不顧慢性病纏身,持續承擔著大量的教學工作,近5年年工作量均在300學時以上,先后承擔3項河北省教育廳級教改課題、1項河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2項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項目,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副主編8部,主編創新教材1部,參編研究生規劃教材1部,發表論文20余篇。
以身作則,傳承星火。作為省級精品課程《藥用植物學》負責人,她不僅書寫了該課程的教改史,還將此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主陣地,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甘為人梯,通過與青年教師分享教學資料和心得而共同提高,使團隊獲批河北省優秀教學團隊,并獲得3次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校級優秀線上課程一等獎等獎勵,期間,她作為導師培養的4名青年教師中2名獲得優秀考核。她還向青年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科研思路,不恥下問,既當青年教師的鋪路石,更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取得更多成果,以促進教師隊伍的更新和整體素質提高。
目前,她和她的團隊又踏上了沖擊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的征程!我們相信,憑借堅定的信念,永不言棄的精神,嚴玉平教授必能感召更多的師生,一起收獲更大的成就。
梁文杰,男,1971年5月生,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黨員,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中醫學院教學名師,中西醫結合學院學風建設導師,河北省科技論文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論文評議專家,《中華中醫藥雜志》《國際檢驗醫學雜志》等審稿專家�,F任河北中醫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醫學檢驗技術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醫學檢驗教研室主任。工作以來,發表論文80篇,承擔各級各類課題30項,主編或參編著作17部。兼任河北省中醫藥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實驗醫學分會常委、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免疫疾病分會副會長等。
梁文杰同志愛生敬業,長期奮戰于教學一線,靈活運用“講授法為主,故事化案例、Sandwich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廣受學生好評。2009年因“生評師”連續兩年名列前茅而受到河北醫科大學教務處表彰,2010年受到河北醫科大學教學督導專家組通報表揚,2010年獲中西醫結合學院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一等獎,2014年獲河北中醫學院首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一等獎,同年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師。
2015年,在學校及中西醫結合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創建了醫學檢驗教研室,為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主要創建者之一,歷經數年建設,該專業已成為河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建成河北中醫學院優秀教學團隊——醫學檢驗聯合教學團隊、河北中醫學院重點培育學科——醫學檢驗技術二級學科。
梁文杰同志對于中醫學與檢驗醫學的學科交叉及教學應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相關成果兩次榮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協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河北賽區一等獎等。并主持研究教育部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河北省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及河北省教學改革項目等15項教學改革課題。創建了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課程《實驗診斷技術與中西醫臨床》;共同完成清華大學出版社全國留學生英文授課《實驗診斷學教學大綱》,完成留學生純英文授課。發表教學改革論文29篇,《實驗診斷在現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應用》一文成為河北中醫藥學報歷年全部論文“被引頻次第1名”文章,并連續6年穩居第一。
謝永輝,男,1979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實驗師,實驗中心實驗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沙盤游戲療法中級治療師。曾擔任輔導員13年,專兼任實驗員11年,協助紀檢監察室工作2年。曾兼任團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獲得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輔導員”、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高校優秀輔導員”、河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河北省暑期高校輔導員“大家訪”先進個人、河北團省委主題團日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石家莊市“先進德育工作者”,校級“優秀共產黨員”等校級及以上榮譽稱號20余項。
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為學生服好務,為學校盡好心”。
他堅信,學生不會向自己不喜歡不信任的人去學習。他熱愛每一位學生,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事情,做到事無巨細。他把學生工作無小事掛在嘴邊,對學生問題公平、公正的處理。他總是先讓學生,全面了解面前這個輔導員,從而讓學生認可自己,再進一步讓學生接納自己,最終讓學生喜歡并信任自己。這之后,他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道德水平,育人能力,管理水平。使學生主動關注他的品行、教育理念、進取奮斗精神等等,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受他影響。
他堅持“務實去華,深耕細節,打造名片”,始終將學生的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跟到哪里;學生的心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放在哪里。他常說,我的影子始終要和學生的影子在一起,要不我沒辦法教育和影響他們。學生在運動場上,他在操場邊;學生在課堂上,他踱步在教室外;學生在網絡“擬態環境”里,他也鉆到這個環境里,圍繞在學生的周圍,時刻將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給學生。當發現學生開始高發心理問題,他自費學習沙盤游戲療法、EMDR、NLP、繪畫心理分析等心理學技術,主動接受心理專家督導,不斷的汲取經驗,將這些經驗與自己實際工作相融合,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并考取相關證書。即使離開輔導員崗位后,仍樂于接受其他輔導員、學生的求助,幫助指導沙盤心理選修課、心理咨詢、指導大創項目等內容,并要求不能署名,甘當鋪路石。
他始終遵紀守法,遵守學校、實驗室、紀檢監察室相關規章制度。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任務,堅持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始終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在輔導員工作方面不省心;在實驗室工作方面不輕心;在紀檢監察室工作方面守初心。
他時時處處從嚴要求自己,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本著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始終高標準、嚴要求,時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勵,自覺加強黨性修養。